期刊信息
Navigation

刊名:宇航材料工艺
曾用名:材料工艺
主办: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ISSN:1007-2330
CN:11-1824/V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期刊分类: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
期刊热词:
新材料新工艺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保温黑科技+新工艺=保暖+透气+耐久的Gearlab 气凝

来源:宇航材料工艺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7-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前方腰部有2个暖手袋,带有隐形拉链,可以放置一些细小物品。 这几天冷空气来了,最低温度在11度左右,山里的实际体感温度可能要更低一些。我的配置是美丽诺羊毛内衣+Gearlab气凝

前方腰部有2个暖手袋,带有隐形拉链,可以放置一些细小物品。

这几天冷空气来了,最低温度在11度左右,山里的实际体感温度可能要更低一些。我的配置是美丽诺羊毛内衣+Gearlab气凝胶棉服。

内里也是和外层一样,使用了超轻的尼龙面料。

我选的是黑色,说是黑色,但其实更像是“炭黑”。衣服是典型的户外夹克的剪裁,但各部分的剪裁没有之前的Gearlab服装那样激进,非要有运动员身材才穿得好看。

3、剪裁有了更大的适应性,款式和颜色日常穿着也非常合适。

不出所料,保温能力果然过剩了,虽然没有什么上坡,但也开始感觉有些热了,需要拉开拉链。但能感觉到,衣服的透气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热而不闷,摸衣服内侧,没有水珠凝结,表现不错。感觉上,这件棉服更适合0-5度的户外环境。

上身很舒服,袖子是适合手臂活动的加长设计,但没有国外品牌那样长到“丧心病狂”,还是非常利落的。

这次棉服没有用插肩袖的设计,更加适合日常穿着。

而在燃烧科技Gearlab在超细人造棉上3D打印气凝胶颗粒,使颗粒之间拥有充足的空隙排出湿气,同时也让保暖材料不位移,无钻绒,反复水洗也不易变形。衣服的手感与之前“板材”型的气凝胶保暖服有着“天壤之别”,在利用好材料本身特性的前提下,依靠工艺改良,使得这件棉服保暖和透气兼备。

最近一直瘦不下来,174cm+70kg的样子。L号异常合身,说明这次棉服的剪裁略有妥协,不再是纯纯的硬核越野跑强制装备了。

袖口是Gearlab的经典弹性布料无魔术贴设计,“轻”是第一因素。

对比羽绒,特别是自家的1000蓬鹅绒,衣服的轻量化和压缩性略显不足;日常使用合适,但无法作为越野跑比赛的保暖服来使用。

帽子是典型的轻量化设计,用弹性带代替了调节拉绳。

1、保温性能出色,也能够短时间防小雨。

腋下是单裁片片设计,利于手臂抬起做各种动作,不会过分牵拉衣服大身。

2、相对同类气凝胶产品来说更加柔软透气,舒适度、透气性和保温能力都非常不错、表现均衡,而且具备一定的压缩性。相对人造棉服,保温能力上我感觉Gearlab气凝胶棉服要强一些;相对高蓬羽绒,则在耐久性和穿着寿命上有一定优势。

用的是细拉链,依然是浸透在品牌血液里的轻量化……

拉链顶端有护套,不会磨下巴。

袖口处的弹性材料还是老毛病,爬山的时候很容易粘附“苍耳”一类会钩衣服的植物种子,而勾住后清理要比较仔细,有拉丝的隐患。

说起冬天的棉服,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P棉”、“C棉”等各种高科技棉服了。但近几年气凝胶这个新型材料的出现,却有可能要颠覆这个概念。据媒体报道,1毫米气凝胶的保暖程度等同于10毫米的羽绒,被广泛应用于太空宇航保温材料上。但气凝胶作为服装的保温层有个缺点,它是一种块状的“固体”,做成衣服后,给人的感觉就是在衣服里塞了泡沫塑料板的感觉,就是那个“台北下了雪,你说那是保利龙”的那个“保利龙”泡沫板。所以给人的感觉不佳,气凝胶保暖服也一直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同。



文章来源:《宇航材料工艺》 网址: http://www.yhclgyzz.cn/zonghexinwen/2022/0705/568.html


上一篇:保温黑科技+新工艺=保暖+透气+耐久的Gearlab 气凝
下一篇:保温黑科技+新工艺=保暖+透气+耐久的Gearlab 气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