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Navigation

刊名:宇航材料工艺
曾用名:材料工艺
主办: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ISSN:1007-2330
CN:11-1824/V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期刊分类: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
期刊热词:
新材料新工艺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宇航材料工艺论文格式要求(宇航材料工艺投稿(4)

来源:宇航材料工艺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12-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林峰 高等数学 单锋 展开全部 教学成果 2018年5月,学校15项成果获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12] 截至

林峰

高等数学

单锋

展开全部

教学成果

2018年5月,学校15项成果获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12]

截至2018年9月,学校先后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55项,其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辽宁省级一等奖13项;学生参加科技大赛,获得国家级奖励828余项,创新创业项目156项。[1]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适应辽宁振兴发展的地方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大协同机制的改革与实践(2018年,二等奖)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9月,学校具有推免硕士研究生资格,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有1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5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有国防科技工业局“十一五”国防特色学科1个,辽宁省级高水平重点学科1个,辽宁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4个,辽宁省级重点培育学科5个,其中2个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1]

重点学科

国防科技工业局“十一五”国防特色学科: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辽宁省级高水平重点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A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类)[13]

辽宁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机械设计与理论、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辽宁省级重点培育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机械设计及理论、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学位授予点

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4]

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设计学、工程

专业硕士授权点:工程(含机械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安全工程、航空工程、工业设计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9个专业领域)、工程管理、旅游管理等[14]

学科评估

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学校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取得“B-”,其中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与清华大学和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并列第8名,参评的12个学科,有2个排名前40%,7个排名前60%,9个排名前70%。[15]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18年9月,学校有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2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国防科工局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4个。[1]

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创新团队、环境增值能源创新团队、航空零部件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创新团队等

科研平台

类别 平台名称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新能源通用飞机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多语言协同翻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航空制造工艺数字化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展开全部

科研成果

1958年10月,由沈航师生自主研制的“沈航一号”飞机试飞成功。学校成功研制了三款新能源飞机,其中首型电动双座飞机“锐翔”(RX1E)是国家民航管理局颁发“适航型号合格审定证书”的第一款电动轻型飞机。[1]

沈航一号(侧-飞)

截至2018年9月,“十一五”开始,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200余项;学校科研项目总量年均超过1亿元,发表核心以上论文3019篇,其中:SCI论文458篇、 EI论文842篇、ISTP论文642篇、中文核心论文1159篇。申请专利共计515项,其中:发明专利333项、实用新型专利143项、软件著作权专利39项;授权专利共计336项,其中:发明专利149项、实用新型专利151项、软件著作权专利36项。教师共获省级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34项,其中:省一等奖6项、省二等奖12项、省三等奖12项、市级科技奖4项。[1]

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发动机燃烧室火焰筒高温声疲劳设计方法及试验验证(2017年,三等奖)[17]、超声场下激光增材修复技术(2015年,二等奖)、大型难加工整体构件高效加工技术(2015年,二等奖)

辽宁省科技进步奖:基于多传感器的航空复合材料构件智能制造与健康监控(2017年,一等奖)、高性能金属零件激光增材制造工艺与装备(2017年,一等奖)、城镇污泥高效干化与清洁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2017年,二等奖)[18]


文章来源:《宇航材料工艺》 网址: http://www.yhclgyzz.cn/zonghexinwen/2022/1213/582.html


上一篇:宇航材料工艺毕业论文(宇航材料工艺 拒稿)
下一篇:2019年工科考研336分处于什么水平(宇航材料工艺